關于開展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11-24 

關于開展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推薦工作的通知

各教學單位:

根據湖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278号)文件精神,學校決定開展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推薦工作,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基本申報要求

1.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且已實施學分管理。課程目标有效支撐培養目标達成,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培養。

2.除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外,其餘類别申報課程須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運行和完善,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考慮到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錄課工作的影響,申報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所申報課程須在全國性公開課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會學習者開放,教學活動放寬到完成一期及以上(時間截至2020年12月31日)。所有申報課程2018年9月1日以來,至少有1個學期在正常講授,且後續專業教學計劃中,該課程仍将穩定開設。

3.課程負責人及團隊主要成員本年度限申報一類課程。課程負責人應為申報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師,一般應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特别優秀的課程、特别優秀的教師,負責人職稱可放寬到中級),長期穩定從事一線本科教學,具有豐富的課堂講授經驗和良好的教學口碑,年齡一般在55周歲(截至2020年1月1日,特别優秀的教師可能與學校簽訂續聘協議、能夠保證課程服務年限的情況下,可放寬至60周歲)以下。課程團隊結構合理,成員總體穩定,且2018年9月1日以來,課程負責人未發生變更。各主講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學術造詣,積極投身教學改革,團隊教學改革意識強烈,人員結構及任務分工合理。

4.課程教學理念先進,堅持立德樹人,将課程思政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教學設計、組織與實施突出學生中心地位。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創新教與學模式,因材施教,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資源共享、知識生成,教學反饋及時,教學效果顯著。

5.課程内容與時俱進,依據學科前沿動态與社會發展需求動态更新知識體系,契合課程目标,教材選用符合教育部和學校教材選用規定,教學資源豐富多樣,體現思想性、科學性與時代性。

6.課程管理與評價科學且可測量。教師備課要求明确,學生學習管理嚴格。針對教學目标、教學内容、教學組織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過程可回溯,診斷改進積極有效。教學過程材料完整,可借鑒可監督。

7.已立項為省級或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不可以再跨類申報。

)各類課程具體申報要求

1.精品在線開放(線上一流)課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以面向高校全日制在校學生的課程為主,應用于非全日制學生的網絡教育課程以及無完整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的在線課程等,不接受申報。課程團隊、課程教學設計、課程内容、教學活動與教師指導、應用效果與影響、課程平台支持服務等要求參照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标準執行。入選2018年、2019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選題的課程,必須參加本次認定工作。入選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選題的課程,如本次認定未通過,省教育廳将發文取消選題。

2.線下一流課程。一般應由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主講,并穩定開課授課。申報課程應體現出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課程融入學科專業前沿内容,并使用高水平教材,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具有較高的教學口碑,依托課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

3.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基于慕課(自有或已獲授權)、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運用适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結合學校實際對課程進行創新應用,制定并完善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設計(含線上和線下各自的教學内容、學時分配等),安排20%–50%左右的教學時間實施學生線上自主學習,與面授有機結合開展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鼓勵使用省級以上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實施混合教學。

4.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應為高校開展實驗教學的基本單元,納入本專業教學計劃,符合國家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的要求,凡涉及國家保密要求的項目均不能申報。面向實驗教學培養目标,實現實驗核心要素,着力解決真實實驗條件不具備或實際運行困難,涉及高危或極端環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綜合訓練等問題。實驗教學設計須具有原創性,所屬學校須對本實驗項目全部内容獨有或共有著作權,并确保項目内容及使用項目内容的行為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能滿足2個課時的實驗教學需求,學生實際參與的交互性實驗操作步驟須不少于10步。

5.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标,通過系列化、主題化、功能化的社會實踐等活動,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培養學生認識社會、研究社會、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課程應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非實習、實訓課程,設置了相應學分,并配備理論指導教師,具有穩定的實踐基地,學生70%以上學時深入基層,保證課程規範化和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程序

根據各類課程的特點與實際,省教育廳将開展直接認定和評審認定。

(一)直接認定

省級線下一流課程采取直接認定方式。

直接認定程序為:

1.學校在省教育廳分配的限額内,組織校内申報遴選,經學校官網公示7天以上且無異議後,正式向省教育廳推薦。公示材料包括《湖南省線下一流課程認定申報書》和相關附件材料。

2.省教育廳對各校推薦的省級線下一流課程進行形式審查,直接認定為省級線下一流課程。

(二)評審認定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線上一流)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社會實踐一流課程采取評審認定方式。

評審認定程序為:

1.學校在省教育廳分配的限額内,組織校内申報遴選,經學校官網公示7天以上且無異議後,正式向省教育廳推薦。公示材料包括《2020年湖南省一流本科課程申報書》和相關附件材料。

2.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對各校推薦材料進行評審,按上述四類分别确定省級一流課程名單。

三、工作要求

(一)推薦要求

1.各教學單位要充分認識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推動教師全員參與課程理念創新、内容創新和模式創新,形成打造“金課”、淘汰“水課”的教學改革氛圍,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各教學單位要高度重視本次一流本科課程的推薦組織工作,按照《“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認定辦法》制訂工作方案,規範工作程序,精心組織推薦,确保課程質量。各教學單位黨委或領導班子要對課程團隊成員情況以及課程政治方向進行審查把關,确保課程正确的政治方向、價值導向。

(二)材料報送要求

根據湖南省教育廳湘教通〔2020〕278号文件,我校2020年各類省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名額共為33門,各教學單位按以下要求提交申報材料。

1.12月4日前向教務處提交以下紙質材料(一式一份)及電子版:《湖南省線下一流課程申報推薦彙總表》、《湖南省線下一流課程認定申報書》及附件材料。

2.12月25日前向教務處提交以下紙質材料及電子版:《湖南省一流課程申報推薦彙總表(非線下課程)》一式一份;四類一流課程申報書一式五份、附件材料和《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數據信息表》一式一份。

3.每門課程的紙質材料用一個牛皮紙袋裝好,紙袋正面貼申報書封面複印件。相關電子版材料以“單位名稱+一流本科課程(線下/非線下)申報”為題打包發至聯系人郵箱。

上述材料均以教學單位為單位提交,不接受個人申報,逾期不再受理。

聯系人:曾老師,聯系電話:84261518,電子郵箱:4639242@qq.com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