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工委】關于實施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意見

發布時間:2019-05-08 責任編輯:易利娜  來源:省教育工委 

各普通高校:

《關于實施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意見》已經廳黨組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有關落實情況,請及時報告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


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   湖南省教育廳

                                                         2019年4月30日


關于實施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意見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把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和全省教育大會、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引向深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省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湖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有關精神,按照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經研究,決定實施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堅持“六個下功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建立規範、落實責任,一體化構建内容完善、标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實提高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着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不斷開創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二、建設内容

1.堅持協同發力,統籌推進課程育人。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按照“八個相統一”的要求,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遴選一批思政課精品課程、精品課堂、精品課件,培育和推廣一批思政課特色教學方法,推廣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打好提高高校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攻堅戰。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标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出一批育人效果顯著的精品專業課程,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堂,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形成專業課、思政課緊密結合,同行同向的育人格局。

2.堅持科教融合,着力加強科研育人。優化科研環節和程序,完善科研評價标準,改進學術評價方法,促進成果轉化應用。落實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曆、唯獎項”專項行動。加強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教育,構建集教育、預防、監督、懲治于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加強科研團隊建設,落實科研創新團隊培育支持計劃、科教協同育人計劃、産學研合作協同育人計劃等項目,培養選樹一批科研育人示範項目和示範團隊。

3.堅持知行合一,紮實推動實踐育人。構建“黨委統籌部署、政府紮實推動、社會廣泛參與、高校着力實施”的實踐育人協同體系。落實實踐教學标準,原則上哲學社會科學類專業實踐教學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理工農醫類專業不少于25%,高職高專類專業不少于50%,嚴格落實思政課實踐教學本科2學分、專科1學分的要求。實施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豐富實踐内容,組織實施好“牢記時代使命,書寫人生華章”等新時代社會實踐精品項目。拓展實踐平台,推動實踐育人與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實踐育人精品項目。

4.堅持以文化人,深入推進文化育人。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依托湖南紅色資源大省、人文資源大省的優勢,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複興重任”主題教育活動,鼓勵高校組織大學生赴韶山及本省本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活動。發揮雷鋒家鄉學雷鋒優勢,持續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三下鄉”等活動。大力繁榮校園文化,推進“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建設,落實“高校原創文化經典推廣行動計劃”,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推選展示一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

5.堅持線上線下結合,創新推動網絡育人。完善網絡教育機制,推動高校媒體融合,形成網絡思政教育矩陣,提高網絡育人整體合力。提高建網用網管網能力,建立網絡輿情監控、預警、應對和隐患排查化解機制。按要求落實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證,将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高校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聘和獎勵範圍。拓展網絡育人平台,建設好湖南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支持和鼓勵我省高校積極融入全國高校校園網站聯盟,推動“易班”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共建。開展“一節一推選”等網絡文化建設活動。

6.堅持人文關懷,大力促進心理育人。深入構建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幹預、平台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完善教育教學體系,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按要求配齊配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完善咨詢預防幹預體系,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定期進行心理危機風險排摸和動态監測,完善轉介診療機制。推進心理咨詢機構标準化、機構實體化、運行規範化建設,有多個校區的高校每個校區至少建設1個省級合格心理咨詢室,高校每個院(系)建設1個特色成長輔導室。

7.堅持依法治校,切實強化管理育人。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規章制度體系,推進大學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研究梳理高校各管理崗位的育人元素,把育人功能發揮納入管理崗位考核評價範圍。加強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管理,嚴把教師聘用、人才引進政治考核關。加強經費使用管理,科學編制經費預算,确保教育經費投入的育人導向。深入開展依法治校創建活動。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範崗”。

8.堅持以生為本,不斷深化服務育人。強化育人要求,研究梳理各類服務崗位所承載的育人功能,并作為工作的職責要求,體現在聘用、培訓、考核等各環節。加強監督考核,落實服務目标責任制,把服務質量和育人效果作為評價服務崗位效能的依據和标準。實施後勤員工素質提升計劃,切實提高後勤保障水平和服務育人能力。加強平安校園建設,維護校園和諧穩定,構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綜合防控體系。選樹一批服務育人先進典型模範,培育一批高校“服務育人示範崗”。

9.堅持幫扶引導,全面推進資助育人。完善資助工作機制,構建資助對象、資助标準、資金分配、資金發放協調聯動的精準資助工作體系。堅持資助育人導向,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創新資助育人形式,建立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的發展型資助體系,落實“發展型資助的育人行動計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力素養培育計劃”。培育建設一批“發展型資助的育人示範項目”。

10.堅持教育引導,積極優化組織育人。發揮高校黨委領導核心作用、院(系)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推行校、院(系)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建立健全學校、部處、院(系)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制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高校基層黨建對标争先計劃”,大力推進高校基層黨支部“五化”建設。培育建設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培養選樹一批黨務工作示範崗和青年教工黨員示範崗。發揮工會、共青團、學生會、學生社團等組織的聯系服務、團結凝聚師生的橋梁紐帶作用。培育建設一批文明社團、文明班級、文明宿舍。

三、建設項目

1.“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一是“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鼓勵和支持部分高校以“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全面統籌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推動全體教職員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到育人成效上,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推動實現知識教育與價值塑造、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構建校級一體化育人體系。二是“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鼓勵和支持部分高校院(系)充分挖掘各項工作蘊含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并作為職責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體制度設計和具體操作環節,構建院(系)一體化育人體系。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主要分為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網絡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十個類型,探索形成具有可示範、可引領、可輻射、可推廣、可持續的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推動形成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校一品”或“一校數品”的生動局面。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一是針對“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每年立項若幹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大攻關項目。二是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每年立項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項目、輔導員骨幹專項。三是繼續與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聯合,每年立項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社科基金項目。引導高校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力度,不斷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設項目。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圍繞學生思政工作、教師思政工作、思政課建設、輔導員隊伍建設、網絡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形态管理、統戰和宗教工作等方面,一體化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性研究型工作平台。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主要承擔思政骨幹隊伍的培訓研修、理論教育、實踐探索、政策咨詢等工作任務。三是數字馬院。依托高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建立數字化思政課課程中心,積極探索教學新模式,構建緻力于服務全省馬院的思政課教學信息資源平台和馬院信息化管理綜合平台。

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幹隊伍建設項目。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幹隊伍建設項目。鼓勵和引導高校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注重理論水平和素質能力的提升,注重探索和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模式,成長為在全省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工作骨幹。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團隊建設項目。鼓勵和引導高校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強團隊合作,組建工作團隊或教學科研團隊,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産生較高推廣價值。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師工作室。鼓勵和引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培育一支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名家名師。

四、實施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省委教育工委成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員會,加強工作統籌、決策咨詢和評估督導,辦公室設在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統戰部、省教育廳思想政治工作處),負責協調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的組織實施和項目評審、管理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項目作為省級教改項目,納入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聘範圍。各高校要把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每年黨委(常委)會至少專題研究一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

2.配齊建強隊伍。省委教育工委将督促高校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關于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輔導員隊伍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要求和量化指标落實到位。加大培養培訓力度,五年内完成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輪訓。組織開展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思政理論課教師“芙蓉教學名師”評選等活動,選樹一批先進典型。各高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納入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完善選拔、培養、培訓、激勵機制,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

3.加大經費支持。省委教育工委将高校思想政治質量提升工程納入高校“雙一流”建設專項重點支持内容,經費單列,切實保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各項目的順利實施。各高校要從預算中足額安排資金,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項目經費使用範圍和标準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确保專賬核算、專款專用。

4.強化監督檢查。強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督導考核,把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納入高校巡視、“雙一流”建設、教學科研評估範圍,作為高校領導班子述職評議、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高校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和相關配套政策,明确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确保按照責任分工和時間節點落實相關重點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将加大對立項高校和項目的過程管理,開展績效考評和結項評估驗收。


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