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現場推進會發言摘登
發布時間:2018-01-22 責任編輯:王思乂 來源:中國教育報
實踐網絡創新提升思政課吸引力(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 天津市教委)
天津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始終把高校思政課質量提升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工作來抓,着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強化編制經費保障,增強思政課教師自豪感。在人員配備方面,增設1300個思政課專職教師和輔導員專項編制,所有編制專項專用,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在經費投入方面,設立了每年1億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經費,其中60%以上用于支持高校思政課建設,為提升思政課建設質量提供财力支撐。在激勵機制方面,設立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補貼,按照專職思政課教師每月人均2000元标準發放單獨的崗位津貼,在待遇上體現思政課教育價值。
推進教學科研改革,聚焦思政課實效性。在教學方面,聯合市委宣傳部,設立了天津市高校重點2003网站太阳集团建設項目,每個項目資助300萬元。設立了天津市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項目,每個工作室資助30萬元,每個工作室面向全市培養8—10名青年骨幹,形成成長梯隊。制定了市教育兩委領導、市教指委委員、高校思政課負責人三級聽課調研制度。在科研方面,整合各高校優勢資源,以區域化校際合作形式重點建設若幹天津市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基地,每個資助100萬元,聯合開展教學研究和理論探讨,協同提升理論與教學水平。針對思政課教學科研,單獨設立了思政課領航學者項目、思政課教學科研示範團隊項目、思政課教學改革成果推廣項目、思政課精品課程項目4類專項資助課題。
狠抓實踐網絡創新,提升思政課吸引力。一是圍繞質量建設提高學生“擡頭率”。成立了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論宣講教授團,在全市高校授課58場,實現高校全覆蓋。打造了學生思政公開課大賽品牌,讓千餘名大學生登上講台,從自己的視角講授思政課,形成了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二是圍繞網絡思政提高學生“點擊率”。自主研發了思政教育“超級校園”手機應用,覆蓋全市90%以上大學生,功能涵蓋課堂查勤、作業審閱、在線答疑、師生互動、即時通信等多項功能,高校所有思政課教師都能和任何一名普通學生直接對話、無間隙交流。依托平台組織的“思政網絡課程展示”等線上活動,參與規模都超過20萬人次。三是圍繞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參與率”。制定了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學分制度,實現了課内外實踐教育一體化。建立了由思政課教師、專兼職輔導員和專業教師聯合組成的指導教師團隊,由思政課教師具體出題目、做指導,輔導員具體組織,聯合指導學生開展社會調研、志願服務、參觀學習等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下一步,天津将重點圍繞三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實施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制定《天津市市屬高校領導班子績效考核工作實施意見》,加強意識形态引領,将思政課建設情況作為高校領導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實施“十百千”工程,制定《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的實施意見》,集中打造10個市級思政課名師工作室和重點2003网站太阳集团、100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示範課和1000名學生思政公開課。依托“超級校園”手機應用,建設思政課網上資源共享平台。三是實施“一體化”工程,成立高校黨委教師工作部,完善專業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協同支持思政課建設的長效機制,引導全體教師參與思政課教育教學,實施新入職思政課教師擔任輔導員制度。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